飓风文学
热门小说推荐

阮建树佟芳英小说叫什么(大海啊怀抱免费阅读)

《大海啊怀抱》是由作者“袁人 ”创作编写的一本连载中都市日常类型小说,阮建树佟芳英是这本小说的主角,第89章是这本书的最新章节,已更新125178字。

阮建树佟芳英小说叫什么(大海啊怀抱免费阅读),这本小说主要讲述了:谷雨过后的第三天,斗米坪小队的早稻秧苗栽插,如期打开了他们的“秧门”。这个早稻栽插无疑是一场人民战争,需要把全村的男女老少牵扯进来——是因为栽插早稻的劳动强度大,非是少数几个人就可以完成的农忙大活计。…

阮建树佟芳英小说叫什么(大海啊怀抱免费阅读)

《大海啊怀抱》小说最新章节试读:这样的现实问题,蒯副校长可以忽略不计。他从不来学生的寝室过问,也未见他关心过学生的食堂,同学们衣食住行方面的具体问题,无关他的痛痒。他只是一个劲地安排同学们特别是他们高中的同学们进行劳动——劳动让他在疯狂……可是,一个无意的发现,却让阮建树和他的秀江同学武祥生,惊掉了下巴。阮建树和武祥生因为寝室的拥挤,实在是受不了,便在武祥生一个亲戚的河口初中同学带领下,来到学校

《大海啊怀抱》精彩章节赏析

谷雨过后的第三天,斗米坪小队的早稻秧苗栽插,如期打开了他们的“秧门”。

这个早稻栽插无疑是一场人民战争,需要把全村的男女老少牵扯进来——是因为栽插早稻的劳动强度大,非是少数几个人就可以完成的农忙大活计。

早稻栽插时的最好天气是阴天。如果天晴,温度高,秧苗嫩,容易把秧苗晒得软蔫巴唧,因此,成活率有所影响:如果下雨天,田块内因为雨水使得水位满了,最容易产生秧苗浮兜。因此介于这晴、雨两种天气之间的阴天,是最为理想的好天气。

可是,天不会遂人愿。开秧门的第一天是多云天气,有阳光,有阴凉,还算可以,让人身心如意。第二天,上午是阴天,下午却开始下起了小雨,到第三天则是淅沥沥地下起了中雨——而且雨势一时三刻,好象没有停止的意思……

田埂因此滑溜了,田内因此水满了,劳作的人们,身上因此沉重了——因为避雨,头戴斗笠,身披蓑衣,一个整天下来,身子骨头都要有散架的感觉。

阮建树因为学校放了插秧的农忙假,也因此和小伙伴们一样来到田间帮忙提秧苗了。他们要为大人们栽插减少来回去拿秧苗的时间,把秧苗及时送到大人的手上,以此加快进度,也因此挣取那个工分。虽然工分不高,值不了几个钱,但农家的孩子,大家就是这样长大的!

村庄周围的田埂上,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光着脚丫的脚印——整个斗米坪是个泥泞的世界!

傍晚的时候,阮建树头戴斗笠,身披塑料薄膜,打着赤脚,在提秧苗的空闲,跟在正在耙田的父亲身后,去捕捉鲫鱼。

父亲吆喝着大水牛,在淅淅沥沥的雨中,掌耙那个栽禾田。在他耙去的身后,因为水被铁耙涌到旁边去了,暂时会露出泥巴来。在周围的水分重新涌来耙痕的时候,鲫鱼会被水带到耙的痕迹里。这个时候是抓捕鲫鱼的最好时机。

阮建树左手提着鱼篓,眼睛盯着耙痕,紧随在父亲的身后,右手不时地将抓捕到的鲫鱼,塞入鱼篓里。不一会儿,足足有一大碗了。

做晚饭的时候,咿呀把鲫鱼煎成了色泽金黄的鱼干,被他带到队里去吃糯米饭。

糯米饭是队长阮春华为了调动社员插秧的积极性,吩咐各个小组分别在晚上为插秧的人们提供的伙食,但没有菜,需要各家自行准备。

色泽金黄的鲫鱼干,就着那个柔软香甜的糯米饭,很顺畅地就让人饱腹了一餐。

阮建树赶快放下筷子,赶到晒场上去看电影。

晚上,趁着一天来未停歇的雨正在歇停的时机,县里来的电影队,在晒场上放映《南征北战》。

正在观看电影的时候,阮建树好象听到,父亲在寻找大队的赤脚医师为弟弟看病。

晚饭之际,弟弟向父亲诉说着他的喉咙痛。父亲因此为他在赤脚医生那里拿了一些薄荷糖丸让他含咽服用。

深夜,阮建树因为白天的活动与劳累,睡得很深沉。不料天亮的时候,听到咿呀在厨房里撕心裂肺地大哭——

阮建树来到厨房,不想却看到弟弟躺倒在地上的稻草上,已经死去——他眼皮垂下,嘴唇紧闭,撒开双手,赤裸着双脚,……

咿呀趴在弟弟的尸体上,伤心欲裂,眼泪鼻涕,涌流如泉……

父亲呆坐于旁,红肿着眼睛,已经近乎麻木。

一种摘去心脏的感觉和无以名状的疼痛,骤然弥漫在阮建树的胸膛…….

阮建树蹲下身子,拥抱着咿呀,眼泪漱漱而下——

咿呀一把阮建树揽入怀抱,哭声更加嚎啕——

人间悲剧正演出在悲剧的人身上。

阮建树自打懂事以来,便深深地体会到:父母亲为了养育子女而小心翼翼,已经是端油行走那般地小心谨慎了!

弟弟现在仅仅七虚岁,正在小学上一年级。他幼稚的生命,天真无邪,象是昙花那样绚丽地只是一现了那么一刹那…….

往昔的日子,阮建树曾经以哥哥的身份带过弟弟:为他摇篮,陪他玩耍,扶他学步,……呵护过他,也打过骂过他,更为他洗过尿布,揩过屁股,换洗过屎裤……这一切既是帮忙父母亲,也是他在尽他作为哥哥的责任……

可是……现在……

父母亲多舛的命运,因为多次丧失幼子,而遭受打击得近乎绝望。本来在他阮建树出生之后以及又生下了弟弟,父母亲的伤痕渐渐在愈合——不料,伤口再度被撕裂,而且还撒上了盐!

父亲迈着沉重的双腿,找来了一位被从罗田谴送过来居住的老罗,请他帮忙安埋弟弟。阮建树知道,那位老罗也是落难之人,他在年老之时因为成份不好,被迫与儿子两个光棍,背井离乡来到斗米坪——估计他也是无法推却,迫不得已来帮忙。

母亲挣扎着为老罗做了一点饭,煎了一碗黄鳝加藠头——家里仅有的一点荤菜,就那几只黄鳝了——也算是尽了点东家的心意。

一家三口,几餐下来,粒米未进,晚上也是和衣而睡。阮建树睡在父亲和母亲的中间,紧紧地挨着父亲和母亲,生怕一家人再度生离死别——因此几次从恶梦中惊醒……

第二天,前来看望的表伯母,在分析弟弟的病状时说:本来不是什么病,只是虚火上升,使得喉咙里起了泡——那个泡也叫作鹅,有单泡的,叫单子鹅,有双泡的,叫双子鹅。双子鹅当中还有缝隙,因此好一点,最怕的是单子鹅,因为它会把整个喉咙里的气管堵塞,造成窒息死亡。这种病来得很快,没有经验的人,很容易上当。

“当时要是有经验的人在场,只需用针把那个泡扎破了,就没有事了。……真是可惜了!”表伯母惋惜地安慰着父母亲:“老天有眼,会保佑你们家独子多孙!”

表伯母以她自身的遭遇来劝慰父母亲。其实,她也是苦命的人,也是仅有一子而已。

说起来,这个表伯母一家对阮建树家很是要好——他们家与阮建树家的交往,谁也不知有多少代了,……他们之间的亲情,老表老表地叫来了,还将老表老表地叫下去。

临别的时候,在父母亲送别表伯母到大门时,表伯母劝说父母亲,看看去那里领个女儿来抚养,这样身边有个会撒娇的人,可以因此减轻失子之痛……

其实表伯母自己也是这样做的,她也为其独子领养了一个童养媳!她是在以她自己的切身经历,帮助阮建树一家,渡过苦难,走过劫数……

跌倒之后,总要爬起——

父母亲本能地听从表伯母的劝说,当即委托人家寻女领养。

“双抢”的时候,咿呀对阮建树说:“我寻到了一个女孩子,咿呀去把她带来养大。将来你们如果有缘,她就做你的老婆,若无缘份,她就做你的妹妹。你同意吗?”

“好!”阮建树几乎没有思索,就答应下来了。他在这一段时间里,弟弟总是恍惚浮现在他的脑海里,……他知道,父母亲比他肯定更加痛苦——现在如果有女孩愿意来到他家,给父母带来欢乐,减轻父母的痛苦,不管将来是什么,应该都是好事情!

随即,阮建树的心里也出现了那么一丝丝的羞涩——他现在还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呢,言及老婆这样的话题,自然是难以为情……

咿呀在征得阮建树的同意后,还特意郑重其事地去找队长阮春华,要求抚养女孩,寻求他作为官方的批准——阮春华是二话没说,当即应允!

咿呀于是扯了几尺花布,自己剪裁着缝了两身衣服,交由父亲去接人。

酷暑时节,大家正在忙于“双抢”。父亲为了不耽误去队里割禾,特意起了一个大早,去到邻居大队的井山,将女孩子背了回来了。

女孩乳名芳英,姓佟,书名佟芳英,今年八岁。因为家里兄弟姐妹七人,人多家大,口粮紧缺,生活困难,加上她不会吃红薯等杂粮,总是哭得让人心烦。因此被她咿呀负气地将她送养了。

也许真是前世的缘份,芳英真的就那么乖乖地随父亲来到阮建树的家,而且一点也没有吵闹回去的样子,让咿呀提到嗓子眼的心放回到肚子里。

中午,咿呀把表伯母也请到了家。

表伯母对于芳英的到来,很是高兴,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。

咿呀于中午炒了几个时鲜蔬菜,外加一碗辣椒炒猪肉,一碗煎鸡蛋,一碗煎泥鳅:一为欢迎芳英,二为招待表伯母。

正在吃饭的时候,突然下起了雷阵雨。雨势很猛,真正的西风雨,被风刮着,从厨房瓦片与墙体结合处的缝隙里,哗啦啦地顺着墙面流到桌子底下。一会儿,桌子底下的水可以养鱼了。

表伯母打趣地对芳英说:“好哇!芳英,你带财来了!”表伯母又转过身体,面向父母亲说:“这真是一场及时雨!说明芳英是到你们家起家生福来了!”

父母亲被表伯母的话开导得解开了心结,一时间也忘记了忧愁。他们在劝说着表伯母夹菜吃饭。

阮建树在中饭后,叫上芳英去向田间捕捉青蛙。酷暑的正午,恰好刚刚下过大雨,在已经收割完了早稻的禾蔸田里,又大又肥的青蛙,躲避在已经扎好的稻草下乘凉。阮建树右手举着用竹片绑着半截旧鞋底的拍子,左手不断地提起一束束已经扎好的稻草,在发现青蛙的时候,快速地拍打着青蛙。

芳英提着鱼篓,跟随在阮建树的身后,去拾捡起被拍打得不能动弹的青蛙。

“啪” 地又一声响,阮建树督促着:“又一只。快捡!”

“好!”芳英快速地跟随上来。

如果不是本村的人们,已经看不出他们是刚刚来自两个家庭。他们忘我的劳动,完全沉浸在亲密无间的幸福之中……

以他们俩个幼小的生命,现在应该还不至于会想象或者会意识到:这正是他们一生结伴而行的开始……

小说《大海啊怀抱》阅读结束!

继续阅读

登录

找回密码

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