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角是李燕的小说《躲不过去的陷阱》是由作者“古闲”创作的都市日常著作,目前连载中,更新了201984字,最新章节第178章。
躲不过去的陷阱李燕,躲不过去的陷阱在线无弹窗阅读,这本小说主要讲述了:杨梅面无表情,死死盯着李燕的眼睛。李燕端庄秀丽的脸上挂着微笑。两人都没有再开腔,显然都在等着对方说话,一时间豪华宽敞的办公室里静得出奇。过了几十秒钟,杨梅收回了目光,坐直了身子,示意垂立在旁边的刘敏给…
《躲不过去的陷阱》小说最新章节试读:徐丽说道:“你怎么知道我没有能力,我打的收条,就应该跟我签!”赵强在菜馆外面等了会儿,不见李燕和徐丽出来,又折了回来,听见徐丽说的话,就说道:“是啊,公安局就是让徐丽跟你们签的。”郭红从鼻孔里哼了一声说道:“哼!当我们不知道吗?我们跟徐丽签了协议,你姐姐李丽萍就可以回家了。到时候徐丽还不上我们的钱,让我们找谁去?都这个时候了,还骗人?”
《躲不过去的陷阱》精彩章节赏析
杨梅面无表情,死死盯着李燕的眼睛。李燕端庄秀丽的脸上挂着微笑。两人都没有再开腔,显然都在等着对方说话,一时间豪华宽敞的办公室里静得出奇。
过了几十秒钟,杨梅收回了目光,坐直了身子,示意垂立在旁边的刘敏给李燕搬把椅子。李燕笑着对刘敏说:“不用麻烦,我自己来。”说着就和刘敏一起抬着一把椅子到杨梅对面落座。
杨梅还是冷冷地平视着李燕。李燕开口道:
“我在公司干了三个月了,第一个月工作了三十天,实际工作时间是二百七十个小时,按新人工资每小时二元计算,应该给我发工资五百四十元,而实际给我发的工资只有三百六十元。也就是说,我第一个月就无偿干了九十个小时,按每小时二元计算,就是一百八十元。对我们这样的家庭,这可是一个月的生活费呀!就这么没了!”
杨梅离开老板椅,走到宽大的落地窗前,环抱双臂,长长的假睫毛一眨一眨地看着窗外。
李燕站起来接着说:
“第二个月,我实际工作时间是三百个小时,按熟练工工资每小时三元计算,应该给我发工资九百元,而实际发的工资是五百四十元,也就是说,这个月我又无偿干了一百二十个小时。”
刘敏给李燕端了杯热茶,示意她坐下说。李燕情绪略显激动,道:
“第三个月……”
没有等李燕说下去,杨梅就转身走到长沙发前坐下,又示意让李燕坐到了旁边问:
“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?”
李燕将茶杯放到茶几上说道:
“费用定价办法和工资计算办法都存在问题。既影响了公司收益,又拉低了员工工资。
员工每天都要无偿干几个小时,思想上当然有情绪,就会带到工作当中去,活儿干得不仔细是在所难免的。
客户付了钱,也不知道我们员工是怎么想的,主要看做得的干不干净,检查得也很仔细,发现了问题就会对着我们发脾气。实际上客户少付了钱,心里也不舒服。”
杨梅知道保洁行业在华阳有很大发展空间,但她对其中的具体细节却不是很清楚。
保洁公司在运营中,由业务部与客户谈价格,定了以后,再由保洁员负责完成。实际操作中,业务员为了能揽下业务,与客户谈的费用价格一般都很低,甚至连保洁员的工资都包不住,只能减少保洁员的工资。员工们工时长,收入低,客户还总不满意,公司根本留不住人。很多保洁员干了一两个月就辞职去了别的单位,或者自己单干去了。
保洁公司花了很大精力做宣传,建队伍,结果却很不理想。杨梅对这一问题早有察觉,就是一直没有找出问题症结。李燕虽然只干了三个月,但她很会动脑子,一下就说到了杨梅的心里。
李燕接着说:
“实际上客户对于保洁的费用往往都有一个心理价位,现在做保洁的单位和个体户有很多,为了能拉到客户,压价现象非常严重,客户往往重视费用价格,而忽略了服务质量。
一般情况下,费用价格低的,工作时间会短一些,质量当然就没有保证。费用价格高的,工作质量能有保证,员工的工作时间也会长一些。如果业务员不了解这些,就不能跟客户谈成理想的价格。”
杨梅盯着李燕,好像在说:没想到眼前这个小女孩还懂得如此的生意经!
李燕又说:“公司表面上执行的是计时工资,但业务部与客户谈定的是大包收费。这种办法的结果就是客户、员工、公司都不满意。”
李燕说得条理分明,清晰透彻。杨梅听了脑子里已经有了新的想法。
自从上次与杨梅交谈过以后,李燕感觉保洁公司还是能干好的,也对增加自己的收入多了份信心。
果不其然,集团公司很快就对保洁公司的管理团队进行了调整。总经理秘书刘敏调任保洁公司经理。刘敏二十八九岁,悉尼大学经济学硕士,不仅长得漂亮,而且办事沉稳干练,是杨梅从南方带到华阳的,深得杨梅信任。
听说刘敏担任了保洁公司经理,李燕感到很高兴。她们接触过几次,彼此印象都不错。那次杨梅与李燕谈话以后,刘敏送李燕出来还特地夸她说得很好。
刘敏到来以后,提出了两项促进公司发展的举措。第一项是业务部给客户商定收费价格时,要设定最低标准,如果客户将价格压得太低,造成公司没有利润,就不要再做。第二项措施取消计时工资,实行绩效工资,按公司收入比例定员工工资。收入越高,工资越高,收入越低,工资越低。
表面上看,刘敏的两项举措很有针对性,确实能解决公司存在的问题,对公司、对员工都有利。
然而,就是这样的举措,在保洁公司上下却引起了不小的波澜。
业务部员工你一言我一语地表达着不满:
“现在是客户市场,咱们是服务行业,要以客户为上帝。定个最低限价,让我们怎么去谈?”
“整个华阳做保洁的公司和个人多了去了,谁的价格低,谁才有可能抢到客户。有了最低价格的限制,怎么才能抢到客户?”
“是啊!没有客户还做什么保洁?”
保洁员们也是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议论:
“按计时工资,不管怎样,干多长时间,最起码咱们自己能知道得多少工资。现在按绩效提成,绩效是多少都不知道,怎么提,提多少能说清楚吗?”
保洁公司设立的时候,很多人是冲着锦绣集团的名头来的。员工最多时超过了一百人。等到干了一段时间,发现工作不仅十分劳累,工资还少的可怜。头脑灵光、干活麻利的员工纷纷辞职,现在只剩不到二十个人了。
刘敏不愧是经济学硕士,又是杨梅身边的红人,只是三言两语,就把嘈嘈杂杂的声音给压了下去。接着又是一顿经济学常识输出,给员工们好好上了一课。员工们听着刘敏的广东普通话,个个大眼瞪小眼,都不敢再乱讲话。
在大企业待过的刘敏,知识和能力都没得说。但是面对这些搞保洁的员工,她也知道是对牛弹琴。怎奈保洁公司是杨总力推的项目,不仅要做好,还要做大做强,不得不多下点功夫。
刘敏的两项举措还是开始施行了,事与愿违的是,业务部员工在与客户谈判的时候,因为不了解每个客户的实际情况,谈的费用价格根本没有办法说服客户,仅最低限价这一条就很难推行,每天的业务量都在减少,即使只有十几个人的保洁员队伍,也有人好几天没活干了。
小说《躲不过去的陷阱》阅读结束!